

葉經理:18917110077
地 址 : 上海市浦東新區東高路26弄12號
顯微鏡測微尺的使用方法 |
發布日期:2015-8-25 點擊次數:2010次 |
目鏡測微尺是一塊圓形玻片,在玻片中央把5mm長度刻成50等分,或把10 mm長度刻成100等分。測量時,將其放在接目鏡中的隔板上(此處正好與物鏡放大的中間像重疊)來測量經顯微鏡放大后的細胞物象。由于不同目鏡、物鏡組合的放大倍數不相同,目鏡測微尺每格實際表示的長度也不一樣,因此目鏡測微尺測量微生物大小時須先用置于鏡臺上的鏡臺測微尺校正,以求出在一定放大倍數下,目鏡測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相對長度。
鏡臺測微尺是中央部分刻有精確等分線的載玻片,一般將lmm等分為100格,每格長l0μm(即0.0lmm),是專門用來校正目鏡測微尺的。校正時,將鏡臺測微尺放在載物臺上
使用時, 先將目鏡測微尺插入目鏡管, 旋轉前透鏡將目鏡內的刻度調清楚, 在把測微臺尺放在載物臺上, 調焦點到看清楚臺尺的刻度。觀察時先將兩者的刻度從“0”點完全重疊, 在向右找出兩尺又在何處重疊, 然后記下兩尺重疊的格數, 以便計算出測微尺每小格在該放大率下的實際大小。
公式: 臺尺重疊格數×10 um / 目尺重疊格數
例如:假設在用6×目鏡和10×物鏡,鏡筒不伸長時,目微尺和臺微尺對齊后,看到臺微尺100小格=目微尺60小格,又知臺微尺100小格=1000μ,側目微尺一小格所代表的長度(校正值)=1000÷60=16.7μ.。使用40×物鏡,其余不變,此時由于放大倍數的增加,視野縮小,只能看到臺微尺的一部分.對齊后看到目微尺100小格=臺微尺38小格即380μ,此種情況下目微尺一小格所代表的長度(校正值)=380μ÷100=3.8μ.
進行校正時,如果一根標尺的末端刻線與另一根標尺的刻線不對齊重疊,可改變鏡筒長度使之對齊重疊.如筒長不能改變,則可在標尺末端刻線附近尋找另一對互相重疊的刻線,如前記錄并計算。
測量時不再用測微臺尺, 如改變顯微鏡的放大賠率, 則需對目鏡測微尺重新進行標定.
|